1、现在普遍用的是MLC闪存,擦写次数普遍为3000次左右,一般来说至少可以用10年以上,但在实际运行中其寿命跟用户的操作习惯有很大的关系。
2、以现在常用的64G为例,在SSD的平衡写入机理下,可擦写的总数据量为64G X 3000 = 192000G,假如你每天喜欢下载视频看完就删每天下载100G的话,可用天数为192000 / 100 = 1920,也就是 1920 / 366 = 5.25 年。如果你只是普通用户每天写入的数据远低于10G,就拿10G来算,可以不间断用52.5年,再如果你用的是128G的SSD的话,可以不间断用525年。
3、当然,这只是理论得出的结果,就像普通硬盘HDD一样,理论上可以无限读写,但实际上用个三五年即使没坏你也会更新硬盘把它淘汰了。这就是告诉你,不用纠结SSD的寿命,觉得价钱合适就可以出手了。
性能方面,固态硬盘完胜机械硬盘 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的构造是完全不同的,这里我们就不做进一步解释了,本文只说重点,捞干的(*^__^*) 。固态硬盘的高速度带来的效果不光是电脑开机速度快那么简单。 举个例子:同样都装了一台i5的主机,A用的是机械硬盘,B用的是固态硬盘。那么在日常使用的时候B的主机明显各种操作都比A要顺畅,开机速度、文件复制速度、程序软件打开速度、游戏加载速度。
机械硬盘容量大,价格低。 固态硬盘容量普遍偏小,目前主流容量120G或者240G。机械硬盘容量大,目前主流容量为1T。按一般价格的话,120G固态硬盘不到300元,1T机械硬盘的价格也就300出头。
固态硬盘几乎0噪音,机械硬盘噪音较大由于SSD和HDD的内部构造完全不同,SSD内部只有存储芯片和电路板,运行时几乎0噪音。而HDD内部有一个高转速的马达,运行的时候会发出噪音和震动,如果震动再和你的机箱产生共鸣的话,那声音可真是闹心哦~ 对于目前电脑内部各个配件性能来说,硬盘的性能是其中最大的一块短板。即使其它硬件配置再高,如果硬盘性能不足的话,会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。
120G固态硬盘够不够用?以120G固态硬盘为例,其中50G左右会用于系统分区,并安装一些常用软件。剩下70G用来安装游戏以及存储重要资料。就拿现在最火的游戏LOL和CF来说,这两个游戏的客户端大概6G左右,120G容量对于你来说够不够,完全取决于你玩的游戏大小。
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选择建议: 笔者建议大家在装机时尽量选择固态硬盘,或者固态+机械组合。以120G固态硬盘为例(实际容量110G左右),其中40G左右会用于系统分区,并安装一些常用软件。剩下70G用来安装游戏以及存储重要资料。就拿现在最火的游戏LOL和CF来说,这两个游戏的客户端大概5G到10G左右,120G容量对于你来说够不够,完全取决于你玩的游戏大小。如果你还需要存储大量资料的话,可以再加一块1T或者更大容量的机械硬盘,这样比较经济实惠。
使用寿命不同:硬盘的使用寿命要高于闪存,因为闪存是有使用次数寿命的,如100万次写入等。
输出接口不同:闪存通常的输出接口是USB,固态硬盘是SATA接口或其他接口,比如sata固态硬盘、msata固态硬盘、M.2固态硬盘等。
性能不同:性能上差异较大,普通的闪存产品,同一时间内,只能进行读或者写其中一项操作,因为闪存颗粒的电压变化收到主控的影响,通常只能有一种;固态硬盘主控更复杂,能够同时控制不同的电压变化,读和写几乎没有影响,可以同时进行。
容量不同:闪存通常是单闪存颗粒,偶尔有两个颗粒做双通道,固态硬盘是多颗粒,所以闪存通常容量不大,而固态硬盘可以以比较大的容量起步,比如256G固态硬盘。
1、微机硬盘的主流标准口是SATA接口,现在最新是SATA III。
2、电脑硬盘是计算机最主要的存储设备。硬盘(港台称之为硬碟,英文名:Hard Disk Drive,简称HDD 全名温彻斯特式硬盘)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。这些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。
3、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,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。早期的硬盘存储媒介是可替换的,不过今日典型的硬盘是固定的存储媒介,被封在硬盘里(除了一个过滤孔,用来平衡空气压力)。
4、随着发展,可移动硬盘也出现了,而且越来越普及,种类也越来越多.大多数微机上安装的硬盘,由于都采用温切斯特(winchester)技术而被称之为“温切斯特硬盘”,或简称“温盘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