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不一定。GDP又称国内生产总值,定义为: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。通常计算方法是GDP=国民总消费+投资总额+净出口。
2、一个国家GDP数值的高低并不能代表国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情况,因为中间存在贫富差距、人口基数等因素。而且GDP的统计在现实情况中存在一定的缺陷,例如某人买了一件衣服花费500元,后因不合身而退款后又选购了其他产品同样花费500元,例子中的实质花费金额为500,但GDP则统计为1000元。举个最现实的例子,我国自2014年以来GDP总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二,但若换作人均GDP,则世界排名在90名左右。
从支出法公式分析:根据支出法计算GDP公式:GDP=C+I+G+(X-M)。
1、其中的C和I都和老百姓的普遍相关。同时该公式中的X和M也受影响。失业率的提高和降低对C和I(消费和投资)与X及M有很大的影响。分析如下:失业率提高。则国内消费C1和国内投资I比重下降。同时有可能会影响X(出口)的下降及M(进口的增长)导致GDP下降。
2、失业率的提高。充分说明市场普遍经济环境不好。导致工厂经营出现问题。裁员。削减开支等。使新产出下降。使GDP下降。X(出口降低)。为了满足国内需求。M(进口)增加。
3、失业率并不直接反应到GDP数据影响中。而是通过影响GDP的相关数据来间接影响GDP。2者没有直接关系。
4、如果非要把2者牵扯到一起做模型。则根据相关数据推论出2者属于非线性函数关系。(同趋势运行)宏观经济学中的假定条件为总收入=总支出。市场不断出清。从收入的角度来看GDP和失业率的关系也是一样的。对于就业也是一个道理。就业率的提高并不能保持GDP的高速增长。并不是就业率越高。GDP增长越快。因为经济学中强调的是资源的充分利用。书本举例:100个人就业了。他们用的是最好的资源。再来100个人。因为资源是有限的。所以他们用的资源就相对差些。再来100个人。他们用的就是更差的资源。以此类推。自然的新增产出就低增长了。
1、城市:上海;2019上半年GDP(亿元):16409.94;名义增速:5.47%;
2、城市:北京;2019上半年GDP(亿元):15212.5;名义增速:8.26%;
3、城市:深圳;2019上半年GDP(亿元):12133.92;名义增速:7.4%;
4、城市:广州;2019上半年GDP(亿元):11755.54;名义增速:10.35%;
5、城市:天津;2019上半年GDP(亿元):10371.16;名义增速:4.47%;
6、城市:重庆;2019上半年GDP(亿元):10334.76;名义增速:5.23%;
7、城市:苏州;2019上半年GDP(亿元):9548.27;名义增速:4.81%;
8、城市:成都;2019上半年GDP(亿元):7702.37;名义增速:12.10%;
9、城市:武汉;2019上半年GDP(亿元):7478.94;名义增速:10.30%;
10、城市:杭州;2019上半年GDP(亿元):6949;名义增速:9.33%。
1、GDP总量是国内生产总值,衡量的是一个国家(或地区)的经济规模。
2、主要用于反映一个国家(或地区)的经济实力;国际间和地区间进行比较;制定一国(或地区)经济发展战略;经济分析和经济管理。GDP指标为各级领导分析经济运行状况、政府调控管理经济提供了广泛的用途。
1、GDP增长率分为年度经济增长率和年均经济增长率。年度经济增长率的计算方式是用(后一年的经济指标-前一年的经济指标)/前一年的经济指标*100%。年均增长率的计算方式比较复杂,为了保证准确性,我们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。假设一个经济变量y的值由初始值y0经过n个时间段后变为yn,那么计算公式就是g=(Inyn/y0)/n。公开发布的每年GDP的增长率都是用不变价计算的。也就是说某一年的GDP增长率是该年的不变价GDP与上年同基期的不变价GDP的比值。
2、GDP也叫国内生产总值,它是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,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成果,包括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。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,一般核算周期是一个季度或者一年。